吉林大學法學教育和研究始自1948年。改革開放以來,吉林大學法學教育和研究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1988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吉林大學法律系改建為吉林大學法學院。經過70年的發展和奮斗,吉林大學法學院已經成為我國法學教育的重鎮和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現任院長由何志鵬教授擔任。
吉大法學重視師資隊伍的培養和結構優化,經過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學歷、學科配置齊全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職教師95名,其中教授47名、副教授30名、講師18名。教師平均年齡在45周歲以下,是一支學術功底深厚、創新精神顯著、科研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年長教授老驥伏櫪,樹法學院學術風范;中年教師學術有成,繼往開來,成為法學院中流砥柱;青年教師勤學不輟,慎思明辨,昭示著法學院未來發展。著名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張文顯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姚建宗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房紹坤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選蔡立東教授,“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何志鵬教授等一批名師執鞭任教。學院現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1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教育部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風建設委員會委員1人、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首席專家(召集人)1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4人、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7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獲中國法學會“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獎2人、提名獎2人。
問吉林大學雙證在職研究生通過什么網站報名?
答 吉林大學開設的雙證在職研究生是通過非全日制方式報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屬于學歷教育,畢業后可以獲得研究生學歷和學位,雙證,含金量高,因此就會深
問吉林大學雙證在職研究生通過什么網站報名?
答 吉林大學開設的雙證在職研究生是通過非全日制方式報名,非全日制研究生屬于學歷教育,畢業后可以獲得研究生學歷和學位,雙證,含金量高,因此就會深
問吉林大學mba非全日制研究生考什么科目?
答 吉林大學作為國內知名高等學府,其MBA非全日制研究生項目一直備受關注。該項目入學考試主要包含兩個部分: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初試)和院校復試
友情鏈接
155250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