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起源于1954年成立的航空冶金系,2001年建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材料科學系、材料物理與化學系、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系、高分子及復合材料系。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微納米技術和材料結構失效與安全工程2個自主設置學科博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2017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017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獲評A+。2019年,ESI排名成功進入ESI國際前1‰,“材料科學與工程”獲批國家一流專業。
本學院是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航空材料與結構功能實驗室的建設單位,擁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實驗室,聯合建立2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獲批“111引智基地”。依托本學院建設有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防高性能碳纖維檢測評價中心、國防激光快速制造工程中心、空天先進材料與服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種功能材料與薄膜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民航安全技術和鑒定”重點實驗室、高溫結構材料與涂層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等。近年來,學院主持國家及國防重大與重點項目40余項,獲得含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第十六屆全國挑戰杯特等獎在內的科技獎勵20余項。
學院擁有以徐惠彬、王華明、宮聲凱、鐘群鵬、杜善義(雙聘)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7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代表的一流師資隊伍。現有教授(研究員)52名,副教授(副研究員)32名,博士生導師58名(兼職博導5名)。形成了“超常服役環境金屬智能材料”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群體、“高性能非平衡材料科學與技術”和“高性能金屬材料激光制備與成型”教育部創新團隊、“先進高溫材料與涂層技術”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和“增材制造”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自建院(系)以來,共培養了7700余名本科生、3100余名碩士生和700余名博士生。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150余名,碩士生250余名,博士生約100名,來華留學生10余名。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和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含提名)6篇。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并與中航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等10余所企業共建了教學實習基地。近5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本科生上研率達70%以上。學院在本科生培養方面,低年級實施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寬口徑培養課程體系,高年級的專業方向課按材料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高分子及復合材料、材料加工、納米材料與技術等方向組織教學;學院注重依托重大科研團隊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和先進的實驗設施,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北京市、工信部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有完善的學生科技實踐及科研訓練體系,學生在各項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
材料學院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扎根中國大地的世界一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目標,以提高質量、突出創新、強化特色為主線,努力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問北航在職研究生一般需要學習幾年才能畢業?
答 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的學習年限通常為2.5-3年,但具體學制可能因專業、培養方案或學生個人進度有所調整。以下是更詳細的說明:
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職研究生一般學制是幾年呢?
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作為我國頂尖的航空航天類高等學府,其在職研究生教育以嚴謹的學術要求和靈活的培養模式著稱。根據北航研究生院最新規定,在
問報考北航在職研究生需要辭職去上課嗎?
答 報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在職研究生是否需要辭職去上課,這個問題一直受到在職人士的關注,當然是不需要辭職的,也不會影響工作時間的,下面就是具體介紹
友情鏈接
155250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