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雙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東南大學前身是創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之一,有“北大以文史哲著稱、東大以科學名世”之稱譽。1928年學校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設理、工、醫、農、文、法、教育七個學院,學科之全和規模之大為全國高校之冠。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學校文理等科遷出,以原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先后并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并,南京地質學校并入,組建了新的東南大學。經過116年的創業發展,如今的東南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要特色,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東南大學法學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最早源于1928年中央大學法學院。首任院長為民國時期著名法學家謝冠生教授。院址為現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東南院。時年中大法學院人文薈萃,名流云集,為東南法學一時之冠。學界、政界著名人物韓忠謨、錢端升、楊兆龍、梅仲協、史尚寬、劉克鐫、曾劭勛、黃正銘、金國鼎、范馨香、韓德培等,或曾任職于或曾就學于中央大學法學院,締造了法學數十年的輝煌。
東南大學為實現綜合性大學的目標,于1995年恢復法學專業,成立法律系,隸屬于人文學院,院長劉道鏞教授兼任法律系系主任。1995年9月,法律系第一屆本科生入學。復建后的法律系,以實務型教學為特色,努力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急需的法律人才。2000年,東南大學與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等共同成立新東南大學,法律系教師隊伍得以充實,并在本科人才培養中設立了全國第一個醫事法學方向。自2000年先后獲批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和法理學等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9月19日東南大學發布《關于成立法學院的通知》(校通知[2006]34號文),法學院正式設立。首任院長為第六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周佑勇教授,現任院長為第七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劉艷紅教授。
經過二十余年發展,法學院辦學規模不斷壯大,辦學質量日益提高,已成為我國法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形成了與學校“雙一流”建設相匹配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法學院現有包括法學本科專業、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法律專業學位碩士點和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內的完整的法學人才培養體系。圍繞“培養具有現代法治理念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質的復合型和實務型高層次法治人才”目標,借力我校工科優勢,與土木工程學院、交通學院、計算機學院合作,創新“法學+工程”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交叉性、團隊式、實務型”的辦學特色,探索出一條在理工科強勢大學培養法科人才的特色之路。2012年法學專業被評為江蘇省特色專業,并入選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2016年,法學學科被確立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據上海軟科發布的2017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我校法學學科位列全國前10%第12名。
師資結構合理,實力雄厚。法學院建有一支以“雙江雙杰”為領軍人才的優質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7人,講師13人;45歲以下青年教師比例75%,教師博士比例近100%,海外經歷教師約45%。教師隊伍年輕化、國際化,是一支既有高端領軍帶頭人,又有充足優秀青年人才儲備的創新團隊。
問東南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后社會認可度高嗎?
答 東南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其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具有顯著的社會認可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學歷認證層面來看,東
問東南大學在職研究生學制是幾年呢?學費多少錢
答 東南大學在職研究生學制通常為2-3年,具體學制時長依據不同專業和培養方案而定。在職研究生教育旨在滿足在職人員繼續深造的需求,同時兼顧其工作與學
問報名東南大學在職研究生后需要去學校上課嗎?
答 現在,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員選擇在職研究生作為進修方式,受到了廣泛關注。國內有許多高校開設了在職研究生課程,而對于那些考慮報考東南大學在職研究生的
友情鏈接
1552504592